工作业绩出的少,或许是因为缺少理论性指导-jessica

2019-03-22 08:56:11

       3.15-3.17这三天,参加了神州英才的培训,非常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。随着课程的推进,神州英才的姜老师给我们灌输了大量的理论和案例。学的越多,越感觉到自己懂得太少,没有理论做指导,工作瓶颈突破起来太难了。曾经以为自己看到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,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很大,也很精彩,更值得我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。
       听课之前,我对工业化的理解,就是以技术设备为核心的大规模生产的物质基础。没想到,对现代企业来说,更重要的工业化是人的行为的工业化,也就是要进行成功团队的复制。
       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和产品线的走势,深深的体会到了团队作战的威力。UNI现在做的最好的TOPPER产品线,曾经是非常不起眼的一条产品线。但是研发-生产-运营三方的组团作战,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淘汰了落后的产品,完成了旧有产品的迭代与更新。更是把精力聚焦到利润高优势明显的产品上。没想到一招奏效,一下子就拉开了与其他产品线的差距。假如其他产品线也能复制这个成功经验,那么非常期待公司未来的发展。
       下面,我想从研发的角度谈一谈我们是如何组团的,怎么才能发挥团队的威力?研发新品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原则是:要设计能给公司赚钱的产品。毕竟公司员工很多,大家也都是要吃饭的,假如不能给公司带来利润,这样的产品就没有必要去研发。
       作为TOPPER产品线的设计师,我认为研发是生产和运营之间的纽带和桥梁,一直通过所设计的产品来平衡生产和运营之间的关系,努力的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。
       既然要赚钱,那么产品一定是要市场需要的,才能卖的多;卖的多另一个前提是能量产。所以我认为设计赚钱产品的三个要素是:1.利润 2.热卖 3.可量产 因此有时候,运营从市场角度会提出新的颜色或者款式需求,我也知道,假如设计出来确实会有市场。对我来说就是画个工艺单的事,但是生产进行不下去。那么,就这样的需求我会与运营的同事进行沟通,不建议进行研发。运营的同事们也会做出让步和妥协,这就是体现了团队精神,我呢也不自觉的运用了以前学到的结果导向。 
       当然,生产和研发更多的时候是排除困难,配合运营同事的需求。例如曾经的老产品P25001在KELLY的要求下,进行升级改造。其实这对研发和生产是一大考验,毕竟,老工艺都做了好几年,驾轻就熟了。现在说变就变,而且还一变再变,前后进行了4-5次升级。但是我们还是努力的克服心理障碍,从头发的升级,到工艺的研发,生产的打样和量产,凭着毅力一遍一遍的去打磨产品,直到最后得到运营同事们的认可,最终这款货的退货率也降下来了,这其中少了哪一方的配合,也是做不到的,我们没有去搞个人英雄主义,而是作为一个团队来展开工作。 
       研发-生产-运营三方在TOPPER产品线的运作当中,有过争执,也有过妥协,但都是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让TOPPER产品线走的更远。
标准化流程,我的理解就是杂牌军和正规军的区别。别的部门的标准化也一直在进行,我也想说一说研发和生产方面的进展。大家都知道18年开始生产重心从青岛逐渐转移到曲阜工厂,曲阜工厂是一个刚建的工厂,工人对很多工艺和技术的掌握都是不成熟的。很多青岛技术员都会的东西,已经不再工艺单上体现了,但是曲阜的工人没接触过,也不知道怎么干。每次都要一遍一遍的宣讲,往往说的很累,他们还是瞪着无辜的眼睛说不会。后来根据这种现状总结了一整套的生产和质检流程,以文字数据辅助图片来进行说明。通过量产之前的生产先行打样,来控制单个产品的质量,合格后再去放大到5个,10个货的量产,学会了一个款式再扩展到同类的款式。就这样以点带面,让曲阜工厂逐渐的承接了几个热卖款配件的生产。在这里也要再次感谢一下,研发室员工在整个过程中,耐心的的技术指导和严格过程质检,并且这个工作到现在也一直在进行。
       曾经也有曲阜工厂的学徒提出意见,师傅我觉得我干的挺好的,也已经尽力了,你质检的时候能不能给我过关?
       还有人提出来,咱们能不能把原料辅料换个档次低一点的,这样便宜啊,一年下来能给公司省不少钱啊。
       我们研发生产运营在这方面作为一个团队,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。所以,对于这样的要求,顶着压力,通通否决!通过这样的坚持,才保证了配件的质量即使换了产地,也保持了高水准。
       作为一名产品设计师,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KELLY推着我去研究新产品,她研究好了市场,告诉我大概要什么样的产品,我再去具体设计。我自己扭转思想,真正去研究市场和顾客心理也才一年多,没想到这点凌乱无序且不成体系的研究,就让我拓展了设计思路和眼界。开始思考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,也不再是让我干,而是变成了我要干。
       听课之前我也以为自己懂了很多,但是,听了客户价值细分的讲课内容后,我发现我之前做的工作远远不够,对顾客和市场的定位和细分,还是太模糊,不够精准。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无限的接近客户,重新定义客户,重视客户价值,才能尽可能完美的解决顾客头顶上的烦恼。只有实用性强,性价比高的产品,才会形成良性口碑传播。
       在设计产品的时候,我总是不厌其烦的调整产品结构和性能,不管是我自己还是运营的同事们稍有不满意,就坚决的推翻重来。因为我们知道,顾客的眼睛是雪亮的,漏洞百出的产品,瞒得了一时,也瞒不了一世,这样的产品也会令公司的专业度和品牌形象大打折扣。
       课堂上提到了不要试图去满足所有客户需求,也不要试图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。说到了我最近工作的痛点,最近公司接了几个高难度的定制单,耗费了很多精力去设计,导致了三月份新品的停顿。通过上课,我明白了,公司不必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,我们要通过客户价值细分,做减法。
       如果能精准定位到给我们带来利益最大化的那个顾客群,并做好服务,那么我们产品线的业绩将会是呈几何级递增。
       根据课程学到的知识点,回公司后针对定制单的事情,和相关部门同事一起重新制定了定制单的难度分级,通过难度分级来定位定制单的收费标准。简单的定制单适当降低收费,难做的定制单提高收费,这样争取做一单就带来一单的利润。还能把一些没有上新价值的特殊定制单,通过价格来设置门槛,来做减法,也才能集中精力做老产品的打磨和新产品的研发,更好的为各大产品线服务。
       这三天课程的讲解,我明白了市场和客户的喜好千变万化,但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,摸清里面的规律,才会事半功倍。如果总是做不好同一类型的事情,那就要冷静思考一下,是不是自己的方向和规律没有摸对呢?所以课程结束都好几天了,我还在结合课程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盘。因为我知道我就是一个普通人,没什么才华,只能靠后天的不断努力来弥补。
       无论市场怎么变化,只要无限的接近客户,解决顾客的痛点,我们才会赢得顾客的心和钱包。